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:浪漫邂逅,文化盛宴,城市蝶变
元描述: 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,以浪漫七夕为主题,融合传统文化、潮流文化,打造文旅IP,吸引超5.5万人次参与,展现城市文化和环境生态的交相辉映,推动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。
开篇:
今年的七夕节,东莞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,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星,点亮了整个小镇。从古风晚会到汉服快闪,从非遗贡案展到潮流音乐会,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,将传统与现代、浪漫与文化完美融合,吸引了超过5.5万人次参与。这个承载着“中国乞巧文化之乡”“广东省民间艺术乞巧之乡”荣誉称号的小镇,用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,向世人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旺盛的生命力。
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:浪漫经济,文化引擎
以节搭台,浪漫经济渐升温
“七夕之夜”不仅仅是一场文化盛会,更是一场“浪漫经济”的盛宴。今年的活动,在文化广场、图书馆、茂春里·望汐坊三大会场联动举办,囊括了古风晚会、火柴盒音乐会、系列手作DIY、汉服快闪秀、书法美术摄影联展等多种形式,为浪漫七夕增添了更多潮流、文化和时代元素,同时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与,带动了消费活力。
在“望溪囍市”爱情集市上,望牛墩本土的商家产品与来自贵州、韶关等地的对口帮扶特产齐聚一堂,摆满了婚礼用品、地道美食、非遗手工、文创产品等,市民游客摩肩接踵,来回挑选,感受着浓浓的七夕氛围。
手写婚书文创摊位前,顾客们被“白头偕老”“爱情契约书”“百年好合”等字样的字画、书签、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吸引,纷纷驻足欣赏、选购或定制字帖。针织工艺制作的恋爱花束、成对人偶等手工艺品,也因其喜庆浪漫的风格,收获了不少顾客的青睐。
望牛墩的“七夕之夜”活动,以节搭台,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活力,推动了“浪漫经济”的升温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承古塑新,非遗文化焕新彩
“七夕之夜”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。今年的“匠心传承”特色贡案展,展出来自全镇21个村以及镇第二幼儿园、中心小学制作的23台特色贡案作品,展现了望牛墩深厚的乞巧文化底蕴。
作为望牛墩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符号,“七夕贡案”是当地乞巧风俗的主体和主要表现形式,作品《仙凡缘》曾在2011年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——山花奖。
今年的贡案制作,各村各具特色,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都有所创新。不仅有描绘传统的岭南农耕文化、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,同时又融入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重点,充分反映各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,绿美乡村、文明乡风、水环境保护、幸福家庭等内容,更具时代特征。
例如,望东村贡案以“农业时代的记忆”为主题,微缩版的玩偶和农耕工具会动、会响、会亮,栩栩生地呈现了淳朴的乡村生活,展现了村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农耕文化的传承。下漕村贡案则以东莞西站场景为主题,体现了该村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城中村改造,即将迎来“蝶变”,以及交通设施和城市更新同步发展的新面貌。
此外,“七夕之夜”还邀请了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杰芳、市级非遗传承人黄建文来到现场,展现制作白梅盆栽、鸡蛋灯的过程,向游客们讲解贡案的制作方式以及乞巧文化,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。
每台特色贡案,都是城市发展的缩影,既留住非遗“根”、守住文化“魂”,也通过融入现代技术、现代场景,实现了创新性传承与发展。
人城共荣,文旅IP火“出圈”
“七夕之夜”文旅IP的“流量密码”,离不开城市硬实力的支撑,环境氛围也占有一席之地。
近年来,望牛墩深入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实施了包括对七夕公园的微改造在内的多项举措,优化提升婚俗文化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,增设了爱情文化长廊、爱情邮差信箱、爱情许愿树、同心锁、八角亭、爱心雕塑、古风走廊、婚俗新风展示区等爱情婚姻文化主题微景观,打造了充满浪漫气息的婚俗文化氛围。
如今,漫步在望溪河畔,七夕公园里青砖、红瓦、绿树,尽展水乡风韵,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生动实践。
“环境很好,岭南水乡风貌”“人很友善,大家脸上都笑眯眯的”“道路整洁,绿树成阴”“每年来,城市面貌都有新改变”“下一年会再来”……游客们纷纷表达着对望牛墩的赞美。
为了让游客体验更丰富的文旅“深度游”,望牛墩还围绕“百千万工程”重点任务,在城市环境、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同步发力,打造多样化的文旅消费场景、运动休闲场景、商业服务场景,为擦亮“七夕之夜”文旅IP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“七夕之夜”:文化引擎,城市蝶变
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,以文化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,塑造了以七夕乞巧为主题的文旅IP,串联起千家万户、各行各业,吸引了来自市内外的超5.5万人次参与,推动了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,展现了城市文化和环境生态的交相辉映,成为望牛墩城市蝶变的缩影。
关键词:望牛墩 七夕之夜 文旅IP 非遗文化 浪漫经济
常见问题解答:
Q1: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有什么特色?
A1: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以浪漫七夕为主题,融合传统文化、潮流文化,打造了集文化体验、休闲娱乐、消费购物于一体的文旅IP,吸引了来自市内外的超5.5万人次参与。
Q2: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如何传承非遗文化?
A2:活动中举办了“匠心传承”特色贡案展,展出来自全镇21个村以及镇第二幼儿园、中心小学制作的23台特色贡案作品,展现了望牛墩深厚的乞巧文化底蕴,并邀请了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杰芳、市级非遗传承人黄建文来到现场,展现制作白梅盆栽、鸡蛋灯的过程,向游客们讲解贡案的制作方式以及乞巧文化,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。
Q3: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如何推动“浪漫经济”?
A3:活动期间举办了“望溪囍市”爱情集市,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购物消费,带动了消费活力,推动了“浪漫经济”的升温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Q4: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如何体现城市发展?
A4:活动展现了望牛墩近年来深入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实施了包括对七夕公园的微改造在内的多项举措,优化提升婚俗文化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,打造了充满浪漫气息的婚俗文化氛围,体现了城市品质提升和城市蝶变。
Q5: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?
A5:活动以文化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,塑造了以七夕乞巧为主题的文旅IP,串联起千家万户、各行各业,吸引了来自市内外的超5.5万人次参与,推动了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,展现了城市文化和环境生态的交相辉映,成为望牛墩城市蝶变的缩影。
Q6: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未来发展方向如何?
A6:未来,望牛墩将进一步深化“七夕之夜”文旅IP建设,不断创新活动内容,提升活动品质,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品牌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,推动望牛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结论:
望牛墩“七夕之夜”活动,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浪漫氛围,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,成为小镇的一张亮丽名片。它不仅展现了望牛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,更推动了“浪漫经济”的发展,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。相信随着“七夕之夜”文旅IP的不断发展,望牛墩将以更加精彩的姿态,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。